刚才讨论的话题,我们两个究竟谁是谁非?”(向者之论,阿谁为失)
庞统回答说:“我们都有不对。”(君臣俱失)
刘备听后放声大笑,不再介怀,尽兴宴乐。
后人对这件事评论很多,褒贬不同。其实仁者之兵也罢,打天下也罢,上班也罢,该快乐的时候就得快乐,该放松的时候就得放松,没有人愿意长期生活在压抑之下。否则即使老板愿意做苦行僧,员工却不一定受得了。
任何一个人,在大获胜利的情况下,都会非常开心。这是释放压力、放松心情,与仁义无关。因为一个人是否仁义,不是看他嘴上说了什么,而是看他到底做了什么。
倒是刘备君臣之间有话就说,知错就改,亲密无间,令人追慕。
攻占涪城之后,刘备以为益州已经是囊中之物,进入成都只是个时间问题。为了早日迎接胜利,他决定抽调荆州大军入蜀。
这里有一个谁留守荆州的问题。这个问题令很多人百思不解,也让很多人痛惜不已。
刘备在做这个决定时,其实毫不犹豫,留守荆州的人选只有一个人——关羽。
关羽作为追随刘备三十多年的老兄弟,忠诚度天下皆知。他还是刘备的第一大将,相比年轻而未经战事的诸葛亮(此时三十三岁),更有威望和战争经验;相对另外两位猛将张飞和赵云,更能独当一面,有当统帅的气质和经历。
除此之外,关羽还有一样他人没法比的优势——水军。刘备在荆州的地盘,尤其是江陵和公安两处军事重地,都在长江边上,在这里作战离不开水军。而刘备的水军,正是关羽一手带起来的。
关羽兄弟,就是你了。
建安十八年(213年)五月,接到刘备的命令后,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、刘封(刘备在荆州时,在阿斗出生前收的养子)等人率军沿水路入蜀。
从此守卫荆州的重任,由关羽一力承担。
谋士的价值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